成都茗润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四川茗润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西汉建筑发展的概况
1、西汉时期的建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园林设施都不少,特别是那些富人家庭,几乎都有装饰园林的习惯,由此可见,中国民居的园林设施,是由来已久的。这尤其值得今天中国的城市建筑和民居建筑所吸取。西汉时期,都城长安内有巨大的昆明湖,当时的地方城市的成都市内,也有不少湖泊和河流,依水而居,是中国人古老的民居传统。
2、西汉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和穿斗两大结构体系日趋于成熟,梁架结构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室内空间,增强了室内采光,这也是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两汉砖石画像及部分画像石墓的结构来看,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当时已被广泛采用,墙内柱及半附墙壁的附壁柱仍是支承屋顶整个荷载的主体。
3、西汉时期,汉族建筑体系得以成熟,以“秦砖汉瓦”和坚固的木结构为代表,被誉为“土木之功”。斗拱结构在那时既承载了力学支持的职责,又展现了艺术装饰的魅力,鲜明地烙印了汉族住房的独特民族风格。
西汉时期建筑的突出表现
西汉时期已经产生了斗拱建筑工艺,这是一种可以分散压力的构造,可以使得房屋屋顶的屋檐更加宽大。
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均匀、对称;(2)门窗变化自由,有多种样式出现;(3)建筑顶部舒展而优美,基部气派而稳固;(4)常分利用其他造型艺术,使绘画、雕塑等各方面艺术装饰于建筑;(5)园林布置灵巧别致。汉代的建筑活动十分活跃。
汉代建筑科学在基础处理上的成就 综上所述,到两汉时期止,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基础的处理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 基础的处理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和形态差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形式。 基础墙体的处理已有了收分的概念,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汉朝的都城规模更加宏阔,宫殿苑囿更加巨大和华美,未央和长乐两宫都是周围长达十公里左右的建筑群。礼制的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都城、宫殿和祭祀建筑的布局以及住宅的等级制度。陵墓的规模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规模更加宏大。
建筑的形式、结构、型制都较前代成熟与完备,建筑组群的轮廓线生动而丰富,组合形式多样,既有高台建筑群,又有廊院、三合院、四合院。
此外,画像砖、画像石除了表现自身的艺术风格,还和其他墓中建筑构件如柱、梁、斗拱上的艺术处理(浮刻、圆雕、壁画等)相配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如山东沂南和安丘石墓及洛阳空心砖墓中所示。
发布时间: 2024-09-14